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刨花润楠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育苗、造林地选择与准备、种植管理、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刨花润楠的人工栽培和管理。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achilus pauho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366-2016《刨花润楠栽培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刨花润楠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苗木选择:标准中规定,选用的苗木应具备健壮、无病虫害的特点,根系发达且完整,高度应在40-60厘米之间。这一要求确保了幼苗具有良好的生长潜力和抗逆性,为后续的栽培打下坚实基础。
2. 整地与施肥:要求种植前需深翻土壤,并施足基肥。具体做法是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同时配合使用磷钾肥。这样的措施能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苗木根系发育。
3. 定植密度:推荐的定植密度为每亩栽植110-150株,株行距控制在2米×3米或1.5米×4米。合理的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树木间有足够的空间生长,避免因过于密集而导致的竞争现象。
4. 抚育管理:包括适时除草、松土以及追肥等环节。每年至少进行两次中耕除草,结合雨季追施速效氮肥,以满足树木快速生长期的需求。此外,在干旱季节要适当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5. 病虫害防治:强调预防为主,综合施策的原则。定期巡查林地,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可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天敌昆虫,也可以使用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处理。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技术要点,可以有效提升刨花润楠的成活率和产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这些内容不仅适用于专业技术人员,也适合广大农户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