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猪重大疫病免疫接种的技术要求、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从事生猪养殖的养殖场(户)及兽医防疫人员进行猪重大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wine Major Epidemic Immuniz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384-2016《猪重大疫病免疫接种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猪场重大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猪重大疫病免疫接种的基本要求、疫苗选择、免疫程序、操作方法及效果监测等内容。适用于广西区内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的猪重大疫病免疫接种。
2. 【基本要求】猪场应建立健全免疫档案,记录每次免疫的时间、疫苗种类、剂量、免疫方式等信息。免疫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免疫操作技能。此条强调了免疫工作的系统性和可追溯性,确保每头猪的免疫情况都有据可查。
3. 【疫苗选择】应根据当地猪病流行状况,选用国家批准使用的高效、安全的疫苗产品。禁止使用来源不明或未经批准的疫苗。这一条明确了疫苗选择的原则,即高效、安全、合法,防止因使用不合格疫苗导致免疫失败甚至引发其他问题。
4. 【免疫程序】仔猪应在出生后21天左右进行首次免疫,之后按规定的间隔时间完成后续免疫。种猪每年至少进行两次免疫,具体时间可根据季节性疫病发生规律调整。该条文提供了具体的免疫时间节点,有助于科学安排免疫计划,提高免疫效果。
5. 【操作方法】免疫注射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感染。肌肉注射部位以颈肩部为主,皮下注射则选择耳根后方。注射完毕后要轻压针孔止血,并观察动物反应。这些细节描述有助于减少免疫过程中的风险,保障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6. 【效果监测】定期开展抗体水平检测,评估免疫效果。当群体抗体合格率低于70%时,应及时补免。抗体监测是检验免疫成效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免疫漏洞,采取补救措施,保证群体免疫屏障的稳固性。
以上内容是对标准中关键部分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有效防控猪重大疫病,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