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枇杷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苗木培育、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枇杷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oquat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468.3-2017《枇杷生产技术规程》是浙江省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枇杷的生产技术要求。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选址与建园
- 标准指出,枇杷园应选择在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土壤以疏松肥沃、pH值在5.5-6.5之间的砂壤土为宜。这有助于确保根系健康生长,提高果实品质。
2. 品种选择
- 推荐使用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的优良品种,如‘宁海白’和‘大五星’等。这些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适应性,在当地种植表现良好。
3. 苗木培育
- 苗木培育时需注意砧木与接穗的匹配性,采用嫁接繁殖方式。嫁接后要定期检查接口愈合情况,并及时修剪多余枝条,促进主干健壮生长。
4. 整形修剪
- 生长期要进行适当的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控制树体高度。冬季修剪则侧重于去除病虫枝、弱枝以及过密枝条,保留健壮结果母枝。
5. 肥水管理
- 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春季萌芽前施足有机肥,开花坐果期增施磷钾肥。同时,根据天气状况合理安排灌溉,避免积水造成烂根现象。
6. 病虫害防治
- 强调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定期巡查果园,发现病虫害初期即采取措施处理。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在采收前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停药。
7. 采收
- 果实成熟度达到八成以上即可采收,尽量减少机械损伤。采摘时应用剪刀从果柄处剪下,装箱时轻拿轻放,防止挤压损坏。
以上内容基于DB33/T 468.3-2017标准提炼而成,旨在帮助种植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规程,从而提升枇杷生产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