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莓脱毒种苗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母株选择与繁育、栽培管理技术要求及质量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草莓脱毒种苗的生产与质量管理。
Title:Strawberry Virus-free Seedling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草莓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DB33/T 594-2017)是浙江省地方标准,对草莓脱毒种苗的生产提供了详细的规范和技术指导。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草莓脱毒种苗”的概念,即通过热处理、茎尖培养等方法去除病毒后培育出的健康种苗。这一定义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理论依据,确保所有生产活动围绕健康种苗展开。
热处理与茎尖培养
标准规定了具体的热处理温度和时间,例如将草莓植株置于37℃至38℃环境下处理30天。这样的条件能够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同时不损害植株生长。对于茎尖培养,则要求切取0.3mm至0.5mm大小的茎尖进行无菌培养,这一步骤直接关系到最终种苗的健康程度。
栽培管理
在栽培阶段,标准强调了基质选择的重要性,推荐使用草炭土与珍珠岩按比例混合的基质,并保持良好的排水性能。此外,还指出要定期检查植株是否有病虫害迹象,一旦发现需立即采取措施防治,以维护种苗的整体健康状态。
检疫检测
标准要求每批次种苗均需经过严格的检疫检测,包括但不限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和RT-PCR技术来确认是否完全脱毒。只有检测合格后的种苗才能被认定为符合标准的产品出售或使用。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的一部分精华所在,全面理解和执行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草莓脱毒种苗的质量和产量,促进草莓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