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标识的英文译法原则、要求和规范。本文件适用于三江侗族自治县范围内旅游标识的英文翻译与使用。
Title:Specification for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ourism Signs in Sanjiang Dong Autonomous County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1364-2016《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标识英文译法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标识中英文翻译的规范性文件。这项标准的出台旨在统一和规范当地旅游标识的英文表达,提升国际游客的服务体验,同时保护和传播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
关于地名翻译
标准中特别强调了地名翻译需保持民族特色与文化传承。例如,“三江”作为县名,其英文译法应直接音译为“Sanjiang”,而非意译。这不仅保留了地名的独特性,也便于国际游客记忆。对于其他乡镇、村落的地名,如“程阳”翻译为“Chengyang”,“高友村”翻译为“Gaoyou Village”,都遵循了音译加适当补充信息的方式,确保准确传达地理位置的同时不失文化内涵。
关于景点名称翻译
在景点名称的翻译上,标准提出了既要忠实于中文原意又要考虑英语使用者习惯的原则。以“程阳风雨桥”为例,其译名为“The Chengyang Wind and Rain Bridge”。这里采用了直译的方法,既保留了原名中的关键元素“程阳”,又通过添加描述性短语“Wind and Rain”清晰地表达了该建筑的功能特点,使外国游客能够直观理解其含义。
此外,对于一些具有特定历史或文化背景的景点,标准建议加入简短注释来帮助理解。比如,“马鞍街”的翻译为“Ma’an Street (Historical Commercial Street)”,在主标题后加上括号内的补充说明,有助于提高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关于服务设施标识翻译
针对旅游区内的服务设施,如厕所、停车场等,标准要求翻译要简洁明了,并且符合国际通用标准。例如,“公共厕所”的翻译为“Public Toilet”,“停车场”则译作“Parking Lot”。这些简单的词汇选择既能快速传达信息,又能减少因复杂表达带来的误解。
值得注意的是,在涉及性别区分的服务设施时,标准推荐使用国际通行的图标代替文字描述,这样可以跨越语言障碍,方便所有游客识别和使用。
结论
DB45/T 1364-2016《三江侗族自治县旅游标识英文译法规范》是一部兼具实用性和文化敏感性的指导文件。它不仅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旅游标识提供了标准化的英文翻译方案,还体现了对本地文化和自然景观尊重的态度。通过实施这一标准,不仅可以改善外国游客的旅行体验,还能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文化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