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温排水监测的术语和定义、监测方案制定、监测方法、数据处理与评价以及质量保证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及其他工业设施排放温排水的环境监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emperature Discharge Water Monito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温排水监测技术规范》(DB35/T 1597-2016)为海洋环境监测领域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对其中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首先,标准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温排水”的概念,即由核电站或其他热电厂排放至近岸海域的高于周围水体温度的废水。这一定义为后续监测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在监测布点方面,标准要求根据温排水可能影响的范围、排放口的数量及周围水域的水文特征来确定监测断面的位置。例如,对于单一排放口,至少需要设置三个断面:一个位于排放口正前方,另外两个分别位于左右两侧一定距离处。
再者,关于采样频率与时间安排,规定每月至少进行一次监测,并且应在海水潮汐变化较大的时段内完成采样工作。这样可以确保采集到的数据能够反映温排水对周围环境的真实影响。
此外,水质参数的选择也是该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除了常规的温度、pH值等指标外,还需测定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以及悬浮物(SS)等项目。这些参数有助于全面评估温排水带来的生态效应。
最后,在数据分析与报告编制环节,强调了结果表达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所有测量数据都应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处理异常值;最终形成的监测报告必须包括基本信息、现场调查情况、样品分析结果及其解释等内容。
以上就是对DB35/T 1597-2016中几个核心部分的深度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该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