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酒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方法、报告编制要求及数据质量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白酒生产企业对其温室气体排放进行核算与报告,也可为相关方提供参考依据。
Title:Calculation Method and Reporting Requirements for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Baijiu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针对TCBJ 2206-2024《白酒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要求》这一标准,其在原有版本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更新和细化,旨在更准确地反映白酒行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并提升数据的可比性和透明度。本文将聚焦于新旧版本中关于“生产工艺排放因子选取原则”的差异,结合实际应用进行详细解读。
在旧版标准(假设为TCBJ 2206-2018)中,对于白酒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因子,主要采用的是国家推荐的通用排放因子库,如《中国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中的数值。这种做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但在面对白酒行业特有的发酵、蒸馏、储存等工艺时,可能存在数据偏差或不适用的情况。
而TCBJ 2206-2024在该方面做出了重要调整,明确提出了“应优先采用行业特定排放因子”的原则。这意味着企业在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时,应当首先参考由行业研究机构或相关主管部门发布的、适用于白酒生产的排放因子数据库,而不是直接套用通用因子。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对行业特性的尊重,也提高了排放核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具体而言,新标准要求企业在编制排放报告时,必须说明所选用的排放因子来源及其适用性,并在必要时提供相关依据或技术文件。例如,在酒精发酵环节,由于不同原料(如高粱、小麦、玉米)的发酵效率和甲烷释放量存在显著差异,新标准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原料结构选择对应的排放因子,而非使用单一固定值。
此外,新标准还强调了排放因子的动态更新机制。随着生产工艺和技术的进步,排放因子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企业需定期评估并更新所使用的排放因子,以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排放因子管理机制,包括但不限于:
1. 建立排放因子数据库,记录不同工艺环节的排放因子及来源;
2. 定期开展排放因子核查,确保其符合最新标准和行业实践;
3. 在报告中明确说明排放因子的选择依据,增强报告的可信度和可追溯性。
综上所述,TCBJ 2206-2024在“生产工艺排放因子选取原则”上的调整,不仅是对行业特点的回应,也为白酒企业提供了更为精准、科学的温室气体核算路径。企业应充分理解并落实这一变化,以提升自身的环境管理水平和碳信息披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