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危险化学品行业反恐怖防范的基本要求、人力防范、实体防范、技术防范、安全检查及应急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行政区域内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等企业的反恐怖防范工作。
Title:Requirements for 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in Dangerous Chemicals Indus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C7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198-2017《危险化学品行业反恐怖防范要求》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危险化学品行业的企业有效开展反恐防范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反恐怖防范”的概念,即通过人防、物防、技防等综合措施,预防、发现、制止和应对恐怖袭击活动的行为。这一定义为后续的具体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
组织管理
在组织管理部分,标准强调了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反恐怖防范组织机构,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例如,要求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确保每一项安全措施都有专人负责。
人员管理
对于人员管理,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包括对员工进行背景审查,定期开展反恐知识培训,以及建立应急响应队伍。特别是对于关键岗位的操作人员,除了专业技能外,还需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责任心。
物防措施
物防措施是物理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指出,企业应当设置围墙、大门等实体屏障,并安装监控摄像头、报警装置等设备。此外,还应合理规划厂区布局,避免敏感区域过于集中,减少潜在风险点。
技防手段
技术防范方面,标准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提高防范水平。比如使用电子门禁系统控制人员进出,利用视频分析技术实时监控异常行为,以及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及时预警非法闯入。
应急预案与演练
为了提升突发事件处理能力,标准要求企业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模拟演练。通过实战演练可以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同时增强员工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心理素质和处置技巧。
监督检查
最后,标准强调了监督检查的重要性。企业内部要定期自查自纠,政府相关部门也需不定期地对企业执行情况进行抽查评估。发现问题后应及时整改,并将整改结果上报备案。
以上是对DB15/T 1198-2017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加强危险化学品行业的安全管理,也为其他高危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