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机动车RFID环保标识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系统组成、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装要求及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范围内机动车RFID环保标识系统的建设、使用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FID Environmental Label System of Motor Vehi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71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579-2016《机动车RFID环保标识系统技术规范》是吉林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机动车RFID环保标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系统架构与功能要求
1. 系统组成
根据标准规定,机动车RFID环保标识系统应由RFID标签、读写设备、数据处理中心和通信网络等组成。其中,RFID标签应具备唯一性编码,能够存储车辆基本信息及环保相关信息。
2. 功能要求
- 信息采集:系统需具备对车辆基本信息(如车牌号、车型)和环保信息(如排放等级、年检结果)的采集能力。
- 数据传输:确保数据在各子系统间安全、可靠地传输,符合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要求。
- 实时监控:支持对道路上行驶车辆的实时监控,能够快速识别超标排放车辆并记录相关数据。
技术指标
3. RFID标签技术要求
- 频率范围:应在规定的频段内工作,通常为超高频(UHF)。
- 存储容量:至少应能存储128位的数据。
- 工作寿命:RFID标签的工作寿命不应少于5年,在正常环境下使用时不应因物理损坏而失效。
4. 读写设备性能
- 读取距离:在标准条件下,读写器的有效读取距离不应小于5米。
- 误码率:读写设备的误码率应低于10^-6。
- 抗干扰能力:需具备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确保在复杂环境中稳定运行。
安全性和可靠性
5. 信息安全
- 数据加密:所有通过无线通信传输的数据都必须采用AES或其他国家认可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
- 访问控制:系统应设置多级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敏感数据。
6. 系统可靠性
- 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系统的主要组件平均无故障时间应不低于5000小时。
- 故障恢复: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应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运行,并保留未完成的操作记录。
应用场景与管理
7. 应用场景
- 路口监测:用于检测通过路口的车辆是否符合排放标准。
- 停车场管理:可以快速识别进入停车场的车辆,并根据其环保等级决定停车费用或限制进入。
8. 系统管理
- 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系统硬件和软件,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 更新升级:及时更新系统软件以适应新的技术和法规要求。
以上是对DB22/T 2579-2016《机动车RFID环保标识系统技术规范》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这些内容对于保障系统的有效实施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