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木耳菌种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玉木耳菌种的生产、检验和销售。
Title:Standard for Auricularia polytricha myceli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603-2016是吉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玉木耳菌种的相关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
标准适用于玉木耳菌种的生产、检验和销售。明确了标准适用的领域,确保在这些范围内操作时有统一的技术规范。
2. 术语和定义
- 玉木耳菌种:由玉木耳母种经过扩大繁殖后制成的栽培种,用于玉木耳的种植。
- 母种:从玉木耳组织分离获得的纯培养物,是生产菌种的基础。
3. 技术要求
- 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在适宜条件下7天内的生长长度应达到5厘米以上。这反映了菌种的活性和生命力。
- 污染率:合格的菌种污染率不得超过2%。污染率过高会影响种植效果,因此需要严格控制。
- 出耳率:使用该菌种栽培后,实际出耳数量与预期出耳数量的比例应不低于85%。这是衡量菌种质量的重要指标。
4. 检验方法
- 外观检查:观察菌种的颜色、形状是否正常,包装是否完好。
- 显微镜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菌丝形态,确认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培养试验: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观察其生长情况及污染状况。
5.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标志:每个菌种包装上应标明品种名称、生产单位、生产日期等信息。
- 包装:采用防潮、防污染的材料进行包装,确保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
- 运输:避免高温、潮湿环境,防止机械损伤。
- 贮存:应在低温、干燥环境中保存,温度一般控制在5℃以下。
这些条文为玉木耳菌种的生产和使用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农业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