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机采棉脱叶剂喷施的术语和定义、作业要求、喷施技术、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机采棉种植过程中脱叶剂的喷施作业。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foliant Application in Machine-harvested Cott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T 3980-2017 机采棉脱叶剂喷施技术规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棉花机械化采收前的脱叶剂喷施操作,提高机采棉品质和生产效率。以下对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脱叶剂喷施适期
标准明确指出,脱叶剂喷施的最佳时间是在吐絮率达到30%-50%时进行。这一阶段棉花已经进入成熟期,叶片开始自然脱落,但尚未完全脱离植株,此时喷施脱叶剂能够有效促进叶片脱落,减少杂质含量,提高机采棉纤维品质。
喷施条件
在喷施过程中,要求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风速小于3米/秒),气温应在15℃以上且预计未来5天内不会出现霜冻天气。这是因为适宜的温度可以保证药效发挥最佳效果,同时避免因低温导致药害或无效。
喷施量与浓度
推荐使用的脱叶剂为噻苯隆类制剂,每亩用量通常控制在40-60克有效成分之间。具体用量需根据土壤类型、棉花长势等因素调整。例如,在沙土地上种植的棉花可能需要较高的剂量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喷雾设备与方法
为了确保均匀覆盖,建议采用扇形雾喷头,并保持喷头高度离地面约50厘米左右。同时,行间和行内的喷洒应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对于宽幅作业机械,还需注意调整喷嘴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作业幅面。
安全措施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服、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并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指导使用。此外,在施药后至少等待7天才能进行机械采摘作业,以确保药物充分作用于植物体并降低残留风险。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技术规范,不仅可以提升机采棉的整体质量,还能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希望广大棉农朋友能够认真学习并落实这些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