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的总则,包括评定原则、评定内容、评定方法和评定程序。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各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afety Production Rating - Part 1: General Princip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322.1-2017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是由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为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提供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范围与适用对象
该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工作。这表明无论企业规模大小、行业类别如何,只要在北京市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均需遵循此标准开展安全生产等级评定。
等级划分及评定指标体系
标准明确指出安全生产等级分为五个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评定指标体系由基础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素质等四大类构成,每一大类下设若干具体指标。例如,在基础管理中包括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内容;在设备设施方面涵盖生产设备完好率、检测检验合格率等项目。
评定方法
评定采用百分制评分法,总分值为100分。其中,基础管理和设备设施各占30%,作业环境和人员素质各占20%。对于每个单项指标都有详细的评分细则,如某项指标满分5分,若未达到要求则按实际情况扣分直至零分。此外还规定了直接判定条件,即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时,可直接评为最低等级。
结果应用
评定结果不仅是对企业安全管理状况的一种客观评价,更是政府监管部门实施差异化监管的重要依据。对于被评为一级的企业给予更多政策支持;而对于连续两年被评为五级的企业,则可能面临停产整顿甚至退出市场的风险。
监督管理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并监督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等级评定工作的开展,确保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得到贯彻执行。同时鼓励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评定过程,提高评定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B11/T 1322.1-2017》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安全管理目标和发展方向,也为政府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工具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