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蝉和软枝黄蝉苗木的培育与栽培技术要求,包括育苗地选择、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大田栽培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黄蝉和软枝黄蝉苗木的生产与栽培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Planting of Allamanda and Soft-stemmed Allamand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966-2017《黄蝉和软枝黄蝉苗木培育与栽培技术规程》是广东省地方标准,为黄蝉和软枝黄蝉的苗木培育和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苗圃地选择上,标准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富含有机质的地块。这是因为黄蝉和软枝黄蝉对土壤条件较为敏感,适宜生长在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环境中。良好的土壤条件有助于植株根系的健康发育,从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其次,关于播种育苗,标准规定了种子处理的方法。要求种子在播种前进行温水浸泡处理,具体操作是将种子放入50℃左右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这样可以有效打破种子休眠,促进发芽。同时,播种时要控制好播种深度,一般以种子直径的2-3倍为宜,这样既能保证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又能避免因覆土过厚导致的出苗困难。
再者,对于幼苗管理,标准强调了间苗的重要性。当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应及时进行间苗,保持每株之间的合理间距,通常为10-15厘米。合理的密度不仅有利于幼苗的光照和通风,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此外,适时的浇水和施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浇水应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即土壤表面干燥时再进行适量浇水;施肥则需根据植株的生长阶段合理施用氮磷钾复合肥,初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以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结果。
最后,在栽培过程中,标准还提出了整形修剪的要求。通过定期修剪,可以塑造理想的树形,增强植株的抗风性和观赏性。修剪时要注意保留足够的叶片以维持光合作用的需求,并及时清除病弱枝和过密枝条,以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这些条文从苗圃选址、种子处理、幼苗管理到后期养护等多个方面,全面涵盖了黄蝉和软枝黄蝉苗木培育与栽培的关键环节,为生产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