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视频监控点位治理平台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及接口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公共视频监控点位治理平台的设计、开发、实施与验收。
Title:Public Video Surveillance - Part 5: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osi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共视频监控点位治理平台技术要求解析——以TSCSDSJFZYJH 005-2023为例
在公共安全领域,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是关键环节之一。近期发布的TSCSDSJFZYJH 005-2023《公共视频监控 第5部分:点位治理平台技术要求》对点位治理平台的技术规范进行了全面更新。本文将聚焦于“视频数据存储时间”这一重要条文,从新旧版本的差异出发,探讨其实际应用方法。
新旧版本差异分析
在旧版标准中,关于视频数据存储时间的规定较为笼统,仅提出“应满足当地法律法规要求”,并未给出具体时长或存储策略。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等级的视频数据存储时间:一级重点区域存储时间不少于90天,二级一般区域不少于30天,三级次要区域不少于15天。这种细化不仅提高了操作性,还增强了系统建设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此外,新版标准还引入了动态调整机制,允许根据实际情况(如案件发生频率、重要程度等)灵活调整存储周期,并强调了备份和容灾措施的重要性。相比之下,旧版缺乏对特殊情况的处理指引,容易导致执行中的混乱。
视频数据存储时间的应用方法
对于点位治理平台而言,合理设置视频数据存储时间至关重要。以下为具体应用步骤:
1. 明确区域划分
根据地理分布、人口密度及治安状况等因素,将监控覆盖范围划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区域。例如,在商业中心、交通枢纽等高风险区域应划为一级,居民区周边则归入二级或三级。
2. 制定存储计划
按照标准要求,一级区域需确保至少90天的连续录像保存,二级区域不低于30天,三级区域不低于15天。同时,还需结合历史数据分析潜在风险点,适当延长关键时段或位置的数据保留期限。
3. 实施分级管理
平台应具备多层级权限控制功能,便于管理员根据不同需求调取相应级别的视频资料。例如,一线执法人员可查阅近一个月内的所有记录,而上级部门则有权获取更长时间跨度的信息。
4. 加强数据保护
在保证存储容量充足的同时,注重数据安全防护。采用加密传输、分散存储等方式防止信息泄露,并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态以避免因硬件故障造成数据丢失。
5. 定期评估与优化
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和技术进步,应及时复核当前设定是否仍然适用。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参与评审会议,共同商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存储策略。
结语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新版标准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在视频数据存储时间方面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各相关单位应当认真学习领会其中内涵,结合自身特点加以落实,从而构建起高效可靠的公共视频监控体系,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