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当归种植的产地环境、种子质量要求、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当归的规范化种植与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ngelica Sinensis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531-2017当归种植技术规范》是青海省地方标准,对当归的种植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在“产地环境”部分,标准要求种植地应选择海拔2400米至3200米之间、年降水量400毫米至600毫米、土壤pH值6.5至8.0的区域。这一要求确保了当归生长所需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助于提高药材质量。
关于“种子与种苗”,标准规定种子必须来源于经过审定的品种,且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5%。发芽率要求达到85%以上,并且要经过精选、消毒处理。这一规定保证了种源的质量,为后续生长打下良好基础。
在“播种”环节,标准指出最佳播种时间为每年的4月中旬到5月上旬。播种方式可以采用条播或撒播,行距保持在25厘米到30厘米之间。覆土厚度控制在1.5厘米到2.0厘米,每亩播种量应在2公斤左右。这些具体参数能够有效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对于田间管理,标准强调要及时除草松土,特别是在苗期要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同时,根据植株长势适时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增加磷钾肥比例。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能够提升当归产量并改善品质。
此外,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标准提倡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并严格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的规定,确保产品安全无污染。
以上是对《DB63/T 1531-2017当归种植技术规范》中部分关键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能帮助种植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从而获得优质高效的当归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