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侧柏毒蛾的监测方法、防治技术及相关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青海省范围内侧柏毒蛾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latypus in Sabin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1530-2017《侧柏毒蛾监测及防治技术规范》是由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指导和规范侧柏毒蛾的监测与防治工作。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中进行详细解读。
监测方法
条文:5.1.1 诱捕器设置
在侧柏林中设置诱捕器是监测侧柏毒蛾的重要手段之一。标准规定,诱捕器应设置在侧柏林的边缘地带以及林内的开阔区域,每公顷设置数量为2至3个。诱捕器的高度应保持在1.5米左右,并且要定期检查诱捕到的成虫数量。这一规定有助于及时发现侧柏毒蛾的活动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防治策略
条文:6.2.1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一种环保且有效的控制侧柏毒蛾的方法。标准建议采用人工摘除卵块、剪除受害枝条等方法来减少虫口密度。特别是在春季幼虫孵化期,及时清理林地中的枯枝落叶,可以有效降低虫害的发生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直接减少害虫的数量,还能改善林地环境,提高侧柏树的抗病能力。
化学防治
条文:6.3.1 药剂选择与使用
当物理防治无法满足需求时,化学防治成为必要手段。标准指出,在选择药剂时应当优先考虑高效低毒的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浓度配比进行操作。喷洒时间最好选在清晨或傍晚,以避免对非目标生物造成影响。此外,还强调了施药后的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的安全性。
生物防治
条文:6.4.1 引入天敌昆虫
生物防治是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一种方式。标准推荐引入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昆虫来抑制侧柏毒蛾种群的增长。这种方法具有持续性和生态友好性的特点,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释放时间和数量,确保天敌能够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并发挥最大效能。
以上是对DB63/T 1530-2017《侧柏毒蛾监测及防治技术规范》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测与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侧柏资源免受侧柏毒蛾的危害,促进林业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