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中收费介质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数据格式及应用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中使用的各类收费介质的设计、开发、测试与验收。
Title:Toll Road Networked Toll Collection System - Part 3: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Data Format for Toll Collection Media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165.3-2017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第3部分:收费系统介质技术要求与数据格式》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主要规定了收费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中使用的各类介质的技术要求和数据格式。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4.1 介质基本要求
# 4.1.1 介质类型
本标准定义了多种介质类型,包括非接触式IC卡、接触式IC卡以及电子标签等。这些介质的选择需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确保能够满足不同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 4.1.2 物理特性
介质的物理尺寸应符合国际标准ISO/IEC 7816的规定,保证其通用性和兼容性。此外,介质表面应光滑无毛刺,以防止划伤或损坏读写设备。
4.2 安全性要求
# 4.2.1 数据加密
所有存储在介质上的敏感信息必须采用AES-128位加密算法进行保护,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每次交易后都应对数据进行重新加密处理。
# 4.2.2 访问控制
介质访问权限分为多个等级,仅授权用户可以执行特定的操作。例如,只有经过认证的管理人员才能修改介质内的配置参数。
4.3 数据格式规范
# 4.3.1 文件结构
介质内的文件按照层级结构组织,每个目录下可存放多个文件。主目录下至少包含“交易记录”、“账户信息”两个子目录。
# 4.3.2 字段定义
每条交易记录由若干字段组成,包括但不限于交易时间、金额、入口站点编号等。各字段长度固定且唯一,便于快速检索和分析。
4.4 性能指标
# 4.4.1 读写速度
非接触式IC卡的平均读取时间为50ms以内,而接触式IC卡则要求不超过20ms。对于电子标签,其响应时间不得超过10ms。
# 4.4.2 使用寿命
介质的设计使用寿命不少于五年,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可承受至少十万次读写操作而不出现故障。
以上内容仅为该标准部分内容的简要说明,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参照完整标准文本执行。希望本文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