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貉生产性能测定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记录。本文件适用于貉养殖过程中生产性能的测定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of Racco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貉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DB22/T 2553-2016)是由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貉的生产性能测定工作。这项标准对于提升貉养殖业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该标准明确界定了“貉”、“生产性能”等关键概念。“貉”是指犬科动物中的貉属物种,而“生产性能”则包括貉在繁殖、生长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这一部分为后续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生产性能测定的内容与方法中,标准规定了测定的主要指标应涵盖体重、体长、毛皮品质等多个方面。例如,体重测定需在早晨空腹状态下进行,并记录个体差异;体长测量则要求从鼻尖至尾根的距离精确到厘米。这些具体的操作细节确保了数据采集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再者,关于测定周期与频率,标准建议每年至少开展两次全面测定,分别在春季和秋季进行。这种安排有助于全面掌握貉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生长发育状况及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测定结果的应用价值,指出所收集的数据可用于评估品种改良效果、优化饲养管理方案以及制定疾病防控措施等方面。通过持续跟踪分析测定数据,可以有效提高貉养殖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后,本标准特别注重安全性保障,在涉及化学药品使用或实验操作时均提出了严格的安全防护要求,以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并防止环境污染。
总之,《貉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DB22/T 2553-2016)通过对测定工作的各个环节作出明确规定,为推动我国貉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