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寒区城市中小河流治理的设计原则、设计内容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吉林省寒区城市中小河流的治理设计及相关工作。
Title:Design Guidelines for Small and Medium River Management in Cold Reg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2/T 2538-2016 寒区城市中小河流治理设计导则》是针对寒区城市中小河流治理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其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寒区城市中宽度小于一定值(具体数值需查阅标准)的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设计工作。这一定义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边界,确保了设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基本规定:在进行河流治理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如低温、积雪等对河道的影响。设计过程中要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环境友好的原则,并且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3. 勘察与调查:在开始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细致的现场勘察和资料收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特征、植被状况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的信息。这些基础数据将为后续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4. 防洪标准:根据不同的区域等级确定相应的防洪标准。例如,对于特别重要的保护对象,其防洪标准应该更高;而对于一般性保护目标,则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在设计时留有足够的余量以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
5. 生态修复措施:强调在实施治理工程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提倡采用自然恢复为主的人工干预为辅的方式来进行生态修复,比如通过设置湿地公园等方式来改善局部小气候条件,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
6. 建筑材料选择:鉴于寒冷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需特别注意抗冻性能。推荐使用具有良好耐久性的新型环保型材料替代传统砖石结构作为主要承重构件,这样既能提高建筑物使用寿命又能减少维护成本。
7. 施工组织管理:最后还提到了关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整个建设过程安全有序地开展下去。
以上只是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了简单概述,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深入研究每一条款的具体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工作。希望上述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