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辣椒集约化育苗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育苗设施与设备、播种前准备、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辣椒集约化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nsive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Chili Pepp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辣椒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DB15/T 1154-2017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该标准对辣椒集约化育苗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以下是对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是育苗设施的选择与建设。标准要求育苗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远离污染源的地方。育苗温室的结构要坚固耐用,能够有效保温保湿。同时,温室内部需要配备完善的灌溉系统和温控设备,以确保幼苗生长环境的稳定。
其次是基质的选择与处理。标准规定育苗基质必须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建议使用草炭土、珍珠岩和蛭石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在使用前,基质需经过高温消毒处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此外,还应在基质中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或复合肥,为幼苗提供充足的养分。
关于播种环节,标准强调种子质量至关重要。要求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并在播种前进行发芽试验,确保种子发芽率达到90%以上。播种时要注意控制播种深度和株距,保持适当的密度,以便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在苗期管理方面,标准指出温度管理是关键。出苗前应保持较高的温度促进发芽,出苗后则需适当降低温度防止徒长。湿度管理同样重要,既要保证基质湿润,又要避免积水导致烂根。此外,还需定期通风换气,增强幼苗的抗逆能力。
最后是病虫害防治。标准提倡采用物理、生物方法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方式进行综合防治。例如设置防虫网、黄板诱杀等物理措施,以及利用有益微生物制剂进行生物防治。只有在必要时才可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以上内容涵盖了辣椒集约化育苗过程中的一些核心要点,遵循这些标准可以有效提高育苗质量和成活率,为后续的大田移栽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