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茄子集约化育苗的环境条件、设施设备、育苗基质、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茄子的集约化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nsive Seedling Raising of Eggpla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茄子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DB15/T 1153-2017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茄子育苗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种子处理:标准要求选用优质、抗病虫害的品种,并强调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包括温汤浸种和药剂拌种,以防止土传病害的发生。这一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减少病害风险。
2. 育苗环境条件:规定了育苗期间温度、湿度及光照的要求。例如,出苗期需保持较高的温度(白天25℃~30℃,夜间18℃~20℃),而幼苗生长期则应适当降低温度。适宜的环境条件能够促进茄子幼苗健康生长,增强其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3. 水分管理:指出在不同生长阶段需采取不同的灌溉策略。播种后至出苗前应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出苗后逐渐减少浇水次数,避免徒长;定植前一周停止浇水炼苗。科学合理的水分管理有助于控制幼苗长势,提高成活率。
4. 施肥管理:明确了基肥与追肥的比例及施用时间。建议使用腐熟有机肥作为基肥,氮磷钾复合肥作追肥,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用量。合理施肥不仅能提供充足养分支持幼苗生长,还能预防因过量施肥导致的盐害问题。
5. 病虫害防治:强调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提倡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措施来预防病虫害发生;当病情严重时可适量喷洒低毒高效农药。这种方法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保障了产品质量安全。
6. 壮苗标准:定义了健壮幼苗的标准,如株高15厘米左右、茎粗0.3厘米以上、叶片肥厚绿色、无病虫害等特征。达到这些标准的幼苗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成活能力,在移栽后能快速恢复生长并形成产量基础。
通过遵循上述条文内容,可以有效地实施茄子集约化育苗工作,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种苗,为后续栽培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