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瓜集约化育苗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育苗设施与设备、穴盘选择、基质要求、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壮苗标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黄瓜集约化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entralized Cucumber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152-2017《黄瓜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黄瓜的集约化育苗流程,提升黄瓜幼苗的质量和产量。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育苗设施与环境控制
条文内容: 育苗设施应具备良好的保温、保湿及通风条件,温度控制范围为白天20℃至25℃,夜间15℃至18℃。
解读: 这一规定强调了适宜的温湿度对于黄瓜幼苗生长的重要性。白天较高的温度有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而较低的夜间温度则可以减少呼吸消耗,促进养分积累。通过精确调控温差,能够有效提高黄瓜幼苗的健壮度和抗逆性。
2. 种子处理
条文内容: 使用质量合格的种子,并进行消毒处理,如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分钟。
解读: 种子质量直接影响育苗的成功率。消毒处理能够有效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原菌,预防苗期病害的发生。高锰酸钾作为一种强氧化剂,在此浓度下既能保证杀菌效果又不会对种子造成伤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消毒方法。
3. 播种密度与基质选择
条文内容: 每平方米播种量不超过400粒,基质需疏松透气且富含有机质。
解读: 合理的播种密度可以避免幼苗间相互竞争养分和光照,确保每株幼苗都能获得充足的生长空间。基质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幼苗根系的发展。疏松透气的基质有利于水分和空气的流通,同时富含有机质能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促进幼苗健康发育。
4. 苗期管理
条文内容: 定期检查并调整灌溉频率,保持基质湿润但不积水;适时补充肥料,氮磷钾比例建议为2:1:1。
解读: 苗期管理是整个育苗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过量或不足的灌溉都会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定期检查基质湿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灌溉策略,确保水分供应恰到好处。此外,科学施肥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合理的氮磷钾配比能够满足幼苗不同阶段的需求,促进其均衡发展。
以上是对DB15/T 1152-2017中部分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黄瓜集约化育苗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严格遵守这些标准,不仅能够提高黄瓜幼苗的质量,还能为后续的大田种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