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固定污染源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连续自动监测系统采用光离子化检测器(PID)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使用光离子化检测器对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进行连续自动监测的系统设计、制造、安装和验收。
Title:Continuous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for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Emissions from Stationary Sources - Photoionization Detector (PID)
中国标准分类号:Z7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947-2016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中光离子化检测器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关于光离子化检测器(PID)部分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技术要求
1. 检测范围
- 标准要求PID的检测范围应覆盖从低至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通常为0到10000ppm或更高。这一要求确保设备能够适应不同污染程度的监测需求。
2. 灵敏度与线性度
- 灵敏度是指PID对特定VOCs的响应能力,标准规定灵敏度需达到一定的精度,且在检测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度。这意味着PID需要准确地反映被测物质的真实浓度变化。
3. 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
- 零点漂移指的是在无目标气体存在的情况下,仪器读数的变化幅度;量程漂移则是指在满量程条件下,仪器读数的变化幅度。标准要求这两种漂移均不得超过某一限定值,以保证长期使用的稳定性。
4. 响应时间
- 响应时间定义为从样品进入检测器开始到显示稳定读数所需的时间。标准规定响应时间不应超过一定秒数,以便及时捕捉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情况。
5. 重复性和再现性
- 重复性是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浓度样本所得结果的一致性;再现性则是在不同条件下测量同一浓度样本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这两项指标反映了PID对于相同条件下的稳定性和不同条件下的适应性。
检验方法
1. 校准曲线绘制
- 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气体对PID进行校准,并绘制校准曲线。通过此过程验证设备是否符合规定的灵敏度和线性度要求。
2. 零点漂移与量程漂移测试
- 在无目标气体环境中运行一段时间后记录初始读数,在通入标准气体后再次记录读数,计算漂移量是否超出允许范围。
3. 响应时间测定
- 将标准气体快速引入检测器内,同时启动计时器,直至显示屏上出现稳定的数值为止,记录所用时间即为响应时间。
4. 重复性和再现性试验
- 分别在同一环境和不同环境下重复多次测量同一浓度的标准气体,分析数据波动情况来评估其重复性和再现性能。
检验规则
1. 出厂检验
- 出厂前每台PID都必须经过严格检验,确保所有技术参数均满足标准规定的要求。
2. 型式检验
- 当新产品首次生产或者老产品改变设计、生产工艺时需进行全面的型式检验,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提到的各项指标。
以上就是DB44/T 1947-2016中有关光离子化检测器部分的关键内容及其详细解读。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