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茄子种子生产的产地环境、亲本选择与保存、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劣、采收与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茄子种子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ggplant Se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茄子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B64/T 1479-2017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茄子种子生产的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要求
标准指出,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性强、产量高的优良品种。种子质量需达到国家标准GB/T 3543.2的规定,即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含量不超过7%。这些指标确保了种子的遗传稳定性、繁殖能力和种植后的生长潜力。
二、播种育苗
根据标准,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有温汤浸种和药剂拌种。播种时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基质要具备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苗期管理要注意温度控制,白天保持在25℃左右,夜间不低于15℃,并及时浇水施肥,促进幼苗健壮成长。
三、田间管理
标准强调了合理密植的重要性,一般每亩定植密度为2000-2500株。在生长过程中要适时追肥,氮磷钾比例为1:1:1,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推荐使用生物农药和物理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此外,要及时整枝打杈,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果实品质。
四、采收与种子处理
当果实充分成熟时进行采收,采收后立即清洗去除果肉残留物,并进行干燥处理。干燥过程要避免阳光直射,防止高温导致种子活力下降。干燥至含水量低于7%后,进行精选分级,剔除杂质和不饱满种子,最后包装入库保存。整个流程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确保种子质量和安全。
以上是对DB64/T 1479-2017标准中关键部分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茄子种子生产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遵循这一标准能够有效提升茄子种子的质量水平,保障农业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