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压力管道磁致伸缩超声导波B扫成像检测的术语和定义、原理、检测系统要求、检测程序、数据分析与评估及检测报告。本文件适用于金属材质压力管道的长距离、快速筛查检测,用于发现管道潜在缺陷或异常。
Title:Pipeline Magnetic Acoustic Ultrasonic Guided Wave B-Scan Imaging Insp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J80
国际标准分类号:25.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压力管道磁致伸缩超声导波B扫成像检测》(TZJASE 025-2024)相较于旧版标准,在技术细节和应用规范上进行了多处优化。其中,关于“缺陷定量分析”这一部分的变化尤为显著。新版标准引入了基于信号幅值与相位差结合的综合评估方法,取代了原版中单一依赖信号幅值的判断方式。
以标准中的第5.3.2条为例,该条款详细规定了如何利用磁致伸缩超声导波技术对压力管道内部缺陷进行定量分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首先需要确保检测设备参数设置正确,包括但不限于激励频率、脉冲宽度以及采样率等关键指标。接着,通过发送特定模式的激励信号,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导波信号,记录下每个位置点上的信号幅值及相位信息。
随后,根据公式计算出缺陷区域相对于正常壁厚的比例。具体而言,就是将测量得到的实际信号幅值与理论模型预测值对比,同时考虑相位变化情况来修正误差。这样不仅提高了检测精度,还能够更准确地定位缺陷位置及其严重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施上述步骤时,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执行校准程序,确保仪器工作状态稳定可靠。此外,对于复杂工况下的特殊结构件,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无损检测手段共同验证结果的有效性。
总之,《压力管道磁致伸缩超声导波B扫成像检测》(TZJASE 025-2024)通过引入更加科学合理的缺陷定量分析方法,极大地提升了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保障工业生产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