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用母牛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场址选择、品种选择、饲料与营养、繁殖管理、疫病防控及环境卫生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肉用母牛的饲养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eeding Management of Beef Cow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475-2017《肉用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肉用母牛养殖的技术标准。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选址与场区布局
根据标准第4.1条,养殖场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水质清洁的地方。这一规定旨在确保良好的卫生条件,防止积水导致疾病传播。同时要求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及主要交通干线至少500米以上,以减少环境污染和人为干扰。
畜舍建设
第5.1条规定了畜舍的基本要求:畜舍应具有保温隔热性能,并配备通风换气设施。这有助于维持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促进母牛健康生长。此外还强调了地面材料的选择,建议使用防滑、易清洗的材质,便于日常清洁消毒工作开展。
饲料与营养
在饲料方面,标准第6章提出了具体的营养需求。例如,对于成年母牛的日粮组成,粗纤维含量不应低于15%,蛋白质水平则需达到12%-14%之间。这样的配比能够满足母牛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能量与营养成分,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繁殖效率。
疾病防控
第7章特别强调了预防为主的原则。首先,要建立健全免疫程序,定期为母牛接种疫苗;其次,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及时清理粪便污物,保持圈舍干燥整洁;最后,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隔离患病个体,并寻求专业兽医诊断治疗。
繁殖管理
针对繁殖管理,标准指出初次配种年龄一般控制在18个月左右,体重达到成年体重70%以上即可考虑。此外,还应注意观察发情周期变化,合理安排交配时间,提高受胎率。
通过上述解读可以看出,《肉用母牛饲养管理技术规范》从多个角度全面指导了肉用母牛的科学养殖过程,对于提升养殖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的各项规定,共同推动当地畜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