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芹菜机械化栽培与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机械化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芹菜的机械化栽培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echanized Cultiv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ele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469-2017 芹菜机械化栽培与管理技术规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芹菜种植过程中机械化应用的技术规范。以下将从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深入解析。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宁夏地区露地及设施条件下芹菜的机械化栽培与管理。这意味着在制定具体操作时需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因素,确保技术措施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在“术语和定义”中对关键概念如“机械化栽培”、“标准化管理”等进行了界定。例如,“机械化栽培”不仅包括使用机械完成播种、移栽等环节,还强调了与之配套的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而“标准化管理”则涵盖了从种苗选择到采收全过程的一系列规范化要求。这些定义为后续各章节的具体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再者,在“品种选择”部分特别提到应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优质品种,并且要求种子质量符合GB 16715.1的规定。这一规定旨在保证种苗本身的质量,从而奠定整个栽培过程的基础。同时,还建议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宜的商品型品种,以提高经济效益。
关于“整地与施肥”,标准提出了深翻耕作、施足基肥的要求。具体而言,耕作深度应在30cm以上,基肥用量一般为每公顷施用有机肥不少于30吨,并配合适量氮磷钾复合肥料。这样做既能改善土壤结构,又能满足作物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求。
对于“播种与育苗”,标准详细描述了机械化播种的操作流程,包括播种机具的选择、播种量控制以及播后覆土厚度等细节。此外,还强调了育苗期间温度、湿度的调控,这对于保证幼苗健壮生长至关重要。
在“田间管理”一章中,重点讲述了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机械化手段。比如,在灌溉方面提倡采用滴灌或喷灌系统,这样不仅能节约水资源,还能避免传统漫灌方式可能带来的渍害问题;在除草上推荐使用机械式除草器,减少人工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效率。
最后,在“收获与贮藏”部分明确了机械化收获的时间节点和技术要点。通常情况下,当芹菜植株高度达到一定标准且叶片颜色变为深绿色时即可开始采收。收获后的芹菜需要及时预冷处理并妥善包装,以便延长保鲜期。
综上所述,《DB64/T 1469-2017 芹菜机械化栽培与管理技术规程》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技术规范,为实现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了科学指导,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