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宁夏黄土丘陵区山杏高接换种的技术要求,包括园地选择、接穗采集与贮藏、嫁接时期、嫁接方法、接后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宁夏黄土丘陵区山杏高接换种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fting Replacement of Apricot in Loess Hilly Area of Ningx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宁夏黄土丘陵区山杏高接换种技术规程》(DB64/T 535-2016)是针对宁夏地区特定生态条件下,对山杏进行高接换种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宁夏黄土丘陵区海拔1200米至1700米之间的山杏高接换种工作。这一定位明确了标准的地域性和高度限制,确保了技术措施与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相适应。
二、高接换种时期
标准规定高接换种应在春季树液开始流动但尚未展叶时进行。这一时间选择基于生物学特性,此时树木处于活跃生长期前期,嫁接后能迅速愈合,提高成活率。
三、砧木准备
要求砧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且直径在3厘米以上。这样的砧木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和抗逆性,为后续嫁接提供了坚实基础。
四、接穗采集与处理
接穗应从优良品种母树上采集,长度保持在10-15厘米,含3-4个饱满芽。采集后需立即剪除叶片并用湿布包裹,防止失水。接穗的妥善保存直接影响嫁接后的成活效果。
五、嫁接方法
推荐采用切接法或劈接法。操作时要确保形成层对齐,绑扎紧密以促进伤口愈合。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水分蒸发,加快愈合进程。
六、嫁接后管理
嫁接完成后需及时检查成活情况,并适时解除绑缚物。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确保新梢健康生长。
七、品种选择
建议选择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的品种如“串红”、“串白”等作为目标品种。这些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果实品质优良,有助于提升种植效益。
通过上述条文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宁夏黄土丘陵区山杏高接换种技术规程》是一部集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于一体的指导文件,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提高山杏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