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浙江省林业露地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规划、播种育苗、扦插育苗、苗木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苗木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林业露地育苗的生产和技术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orestry Nursery - Part 1: Open-field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179.1-2016《林业育苗技术规程 第1部分:林业露地育苗》是一项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露地育苗的技术流程和操作要求,以提高苗木质量和生产效率。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育苗地选择与准备
根据标准第4章规定,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无污染的地块。具体要求包括:
- 地形:坡度不超过5°,避免积水区域。
- 土壤条件:pH值在5.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
- 环境因素:远离工业区及交通干道至少500米以上,确保空气质量达标。
二、种子处理
关于种子处理部分(第5章),强调了以下几个要点:
- 种子质量检测:播种前需进行发芽率测试,确保种子活力符合要求。
- 消毒措施:采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等方式预防病虫害。
- 催芽方法:对于需要催芽的树种,可采取沙藏法或者低温层积处理来促进萌发。
三、播种与管理
标准中明确了播种时间和密度的相关内容(第6章):
- 播种时间:一般安排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具体取决于当地气候特点以及目标树种特性。
- 播种方式:可选用条播、撒播等形式,并注意保持适当的行距和株距,以便于后期管理和生长空间分配。
- 覆土厚度:覆土厚度应为种子直径的2倍左右,过厚会影响出苗率。
四、幼苗期管理
幼苗期是决定苗木成活率的重要阶段,本标准提出了相应的养护建议(第7章):
- 浇水原则:“见干见湿”,即当表层土壤干燥时及时补充水分,但避免过度灌溉导致根系缺氧。
- 施肥计划:初期以氮肥为主,随着植株长大逐渐增加磷钾肥比例。
- 杂草清除:定期检查并拔除杂草,防止其与幼苗争夺养分和光照资源。
五、病虫害防治
针对常见的病虫害问题,标准给出了综合防控策略(第8章):
- 预防为主:通过合理布局、轮作换茬等手段减少病原菌积累。
- 物理方法:利用灯光诱捕器捕捉害虫成虫。
- 化学药剂使用: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产品。
综上所述,《林业育苗技术规程 第1部分:林业露地育苗》从选址到收获全过程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有助于提升苗木培育水平,促进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