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肉羊饲养的环境要求、设施设备、饲料与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及档案记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肉羊的规模化饲养管理。
Title:Code for management of meat sheep breed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1116-2017《肉羊饲养管理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肉羊的饲养与管理工作,提高养殖效益和羊肉品质。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与场区布局
标准要求养殖场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水质清洁的区域。场区内应合理分区,包括生产区、生活管理区和废弃物处理区。生产区内需设置隔离带,防止病原传播。例如,生产区与外界应保持至少3米的距离,并设立防护设施,确保羊群安全。
二、舍内环境控制
标准规定羊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冬季保温夏季降温。羊舍内温度应控制在5℃至25℃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50%-70%。此外,羊舍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铺设,定期清理粪便并消毒,保持干燥清洁。对于羔羊舍,还需配备保温设备如红外线灯等,以保证羔羊健康成长。
三、饲料配制与饲喂
饲料原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禁止使用霉变、污染或含有违禁药物的饲料。标准建议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日粮配方,成年母羊的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不低于15%,蛋白质水平为12%-14%。同时,应定时定量饲喂,避免过量或不足。饮水供应要充足且干净,最好提供温水,特别是在寒冷季节。
四、疾病防控措施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免疫程序,按照当地兽医部门的要求接种疫苗。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立即隔离治疗,并对接触过的场地进行全面消毒。此外,还应对羊群定期驱虫,推荐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体内体外联合驱虫。在日常管理中,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前须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并做好个人卫生。
五、繁殖管理
对于种公羊,要保证其营养均衡,适当增加运动量,保持良好体况。母羊配种年龄一般为8-12月龄,体重达到成年母羊平均体重的70%以上即可考虑配种。妊娠期母羊需加强饲养管理,适当补饲富含维生素E和硒的食物,预防流产发生。分娩前后要注意观察母羊状态,必要时给予助产帮助。
六、记录档案建立
所有涉及肉羊饲养管理的信息都应当详细记录下来,包括但不限于品种来源、饲养日志、免疫驱虫情况、繁殖记录以及销售去向等内容。这些资料不仅有助于追溯产品质量,还能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特别是每次用药都要明确记载药品名称剂量使用方法及休药期等信息,确保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要求。
通过遵循上述规定,可以有效提升肉羊养殖的整体水平,保障食品安全,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