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小秦艽育苗移栽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小秦艽的育苗和移栽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Transplanting of Small Qinjiao in Central and Western Inner Mongol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小秦艽育苗移栽技术规程DB15/T 1138-2017,为当地中药材种植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种子处理环节,规程明确指出要选用当年采收的新鲜种子,并建议采用低温层积法处理种子以提高发芽率。具体做法是将种子与湿沙按1:3的比例混合后置于0℃至5℃的环境中保存一个月左右。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有效打破种子休眠期,从而显著提升出苗率。
其次,在育苗管理部分,规程强调了土壤选择的重要性。要求选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作为育苗床,并且在播种前要进行深翻整地,确保土壤疏松透气。同时,还提到每平方米施入腐熟有机肥2公斤左右,以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幼苗生长。
接着是移栽阶段的技术要点。规程规定当小秦艽幼苗长到6-8厘米高时即可开始移栽工作。移栽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株行距,一般为20×30厘米,这样既能保证植株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又能方便后期田间管理。此外,移栽后要及时浇透定根水,帮助幼苗快速适应新环境。
最后,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规程提倡采用生物防治为主的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例如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等捕食害虫,或者通过喷洒植物源农药如苦参碱溶液来进行预防和治疗。同时也要定期巡查田间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就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避免其蔓延扩散影响整体产量。
以上就是对DB15/T 1138-2017中部分内容所做的详细解读,希望能为广大从事小秦艽种植的朋友提供实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