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文博场馆和影剧院反恐怖防范的基本要求、人员防范、实体防范、技术防范、应急管理及培训与演练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文博场馆和影剧院的反恐怖防范工作。
Title:DB12 685-2016 Anti-Terrorism Prevention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Part 18: Cultural Museums and Theatres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3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 685-2016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 第18部分:文博场馆影剧院》是针对文博场馆和影剧院制定的反恐怖防范管理规范。以下是对其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总则
本标准旨在提高文博场馆和影剧院的反恐防范能力,确保公众安全。要求各单位建立完善的反恐防范体系,明确责任主体。
组织机构与职责
- 组织架构:应设立专门的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
- 职责分工:明确各部门及人员在反恐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包括日常巡查、应急处置等。
安全检查
- 设施设备检查:定期对建筑物结构、消防设施、监控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 人员身份核查:对进入场馆的所有人员进行必要的身份验证,防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
应急预案与演练
- 预案编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涵盖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 应急演练:每年至少组织两次综合性的反恐应急演练,提升员工的应急反应速度。
信息报告与沟通
- 信息上报机制:建立畅通的信息上报渠道,一旦发现可疑情况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
- 内部沟通协调:加强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确保快速响应。
培训教育
- 定期培训:定期开展反恐知识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
- 宣传教育:通过海报、广播等形式向观众普及反恐知识,提高公众自我保护能力。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文的简要说明,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场所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