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宁夏干旱风沙区退化草原质量提升的技术要求、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干旱风沙区退化草原的质量提升与生态修复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Quality Improvement of Degraded Grasslands in Arid and Sandy Areas of Ningx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宁夏干旱风沙区退化草原质量提升技术规程(DB64/T 1233-2016)是针对该地区草原生态恢复与治理的重要技术指导文件。以下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1. 草地类型划分:本规程明确将干旱风沙区的草地分为固定沙地草场、半固定沙地草场和流动沙地草场三类。不同类型的草地具有不同的植被覆盖度及土壤特性,因此在实施恢复措施时需要采取针对性的策略。例如,对于固定沙地草场可以侧重于加强现有植被保护;而对于流动沙地草场则需优先考虑固沙工程。
2. 植被恢复技术:规程强调了人工种草的重要性,并推荐使用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良牧草品种。同时指出,在进行植被恢复过程中应遵循“先治坡后治滩”的原则,即优先处理坡面侵蚀问题,再对河滩地进行整治。此外,还提倡采用围栏封育结合合理放牧的方式促进自然恢复。
3. 水资源管理:鉴于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匮乏状况,规程提出了多种节水灌溉措施,如滴灌、喷灌等现代化灌溉方式的应用。并且建议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来实时掌握地下水位变化情况,确保不会因过度抽取地下水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4. 土壤改良措施:针对退化严重的草原区域,规程建议通过施加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另外,还可以利用生物菌剂促进微生物活动,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5. 病虫害防治:为了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以及本地病虫害爆发,规程要求定期开展调查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威胁。同时鼓励使用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捕、化学药剂喷洒等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综合防控。
这些条文为干旱风沙区退化草原的质量提升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有助于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