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宁夏地区马铃薯滴灌种植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采用滴灌技术进行马铃薯种植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rip Irrigation Planting of Potatoes in Ningxi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宁夏DB64/T 1291-2016《马铃薯滴灌种植技术规程》是指导当地马铃薯高效节水种植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处理
该标准规定应选用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抗病品种,如费乌瑞它、克新系列等。种薯需经过严格检验检疫,确保无病虫害。播种前要进行催芽处理,可采用药剂拌种或温水浸泡等方式,以提高发芽率和出苗整齐度。
二、整地与施肥
要求耕层深度达到25厘米以上,做到深耕细耙,清除石块杂草。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氮磷钾比例建议为1:0.5:1,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尿素20-3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
三、滴灌系统布置
滴灌带间距一般为50-60厘米,滴头间距20-30厘米,滴头流量2-4升/小时。首部枢纽应设置过滤器和施肥装置,确保水质清洁并能均匀施肥。系统压力宜控制在80-120千帕范围内,铺设时要避免扭曲打结,保证水流畅通。
四、田间管理
幼苗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促进根系发育。现蕾开花期需水量最大,应根据土壤含水量及时补水。收获前10天停止灌溉,防止烂薯现象发生。整个生育期内要定期检查滴灌系统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五、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措施如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化学防治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避免产生抗药性。同时注意保护天敌昆虫,维护生态平衡。
六、收获与储藏
当植株叶片枯黄脱落、块茎表皮变硬时即可收获。收获后应及时晾晒去泥,分级包装入库。储藏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3摄氏度,相对湿度85%左右,定期检查剔除病烂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