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甘草茎叶部病虫害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主要病虫害种类及识别方法、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甘草种植过程中茎叶部病虫害的防治。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Pests in Glycyrrhiza Leaves and Ste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261-2016 甘草茎叶部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是由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关于甘草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规范。该标准适用于宁夏地区以及生态条件相近地区的甘草种植,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控措施,提高甘草产量和品质,促进中药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具体解析:
1.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专业术语的概念,为后续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依据。
2. 防治原则: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要求在病虫害发生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及时处理,并且要结合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方法来控制病虫害。
3. 农业防治: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环境等内容。例如,选择具有较强抗性的甘草品种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几率;而通过合理的轮作制度,则能打破某些病原菌或害虫的生活周期,降低其种群数量。
4. 物理机械防治:如设置防虫网、使用诱虫灯等手段来阻止害虫侵害植物。这些物理方法简单易行且环保无污染,适合大规模应用。
5. 化学防治:规定了农药使用的种类、浓度及施药时间等细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产品,并且避免连续多次使用同一种化学药剂以防止产生抗性。
6. 生物防治:提倡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制剂等方式来进行病虫害治理。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还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7. 监测与预警系统建立:要求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网络,定期开展调查统计工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并启动应急预案。这样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
8. 培训教育:强调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普及先进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和技术,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9. 档案记录:要求各生产单位详细记录每次用药情况(包括日期、地点、剂量等),以便追溯来源和效果评估。
综上所述,《DB64/T 1261-2016》从多个角度出发,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甘草茎叶部病虫害防治体系,对于保障药材质量安全、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需根据当地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优化,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