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宁夏富硒水稻、玉米、小麦和枸杞干果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生产的富硒水稻、玉米、小麦和枸杞干果。
Title:DB64/T 1221-2016 Ningxia Selenium-Enrich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Standard (Rice, Corn, Wheat, and Dried Goji Berr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221-2016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富硒农产品的地方标准,主要涉及水稻、玉米、小麦以及枸杞干果这四种特色农产品。以下将从关键内容出发,对这一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首先明确了“富硒农产品”的概念: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自然条件或人为添加等方式使产品中的硒含量达到一定水平,并符合相关质量要求的农产品。这一定义强调了富硒农产品不仅需要满足一定的硒含量指标,还需要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性。
二、硒含量要求
对于不同种类的产品,标准设定了具体的硒含量范围:
- 水稻:每千克稻谷中的硒含量应在0.04至0.30毫克之间。
- 玉米:每千克玉米籽粒中的硒含量应为0.04至0.30毫克。
- 小麦:每千克小麦籽粒中的硒含量应在0.04至0.30毫克范围内。
- 枸杞干果:每千克枸杞干果中的硒含量需保持在0.04至0.50毫克之间。
这些数值不仅确保了产品的营养价值,同时也考虑到了人体健康的安全性。
三、生产环境要求
为了保障富硒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对生产环境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 生产基地周围不得有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水排放口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存在。
- 土壤pH值应在6.5到7.5之间,且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国家标准限值。
- 空气质量需符合GB 3095中的一级标准。
这些规定旨在创造一个清洁无污染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农产品品质。
四、采收与加工
关于采收时机,标准指出:
- 水稻应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获;
- 玉米应在乳熟末期至蜡熟期收获;
- 小麦应在蜡熟中期至完熟初期收获;
- 枸杞干果则需待果实完全成熟后采摘。
此外,在加工环节也做出了明确规定,比如禁止使用含有害化学物质的清洗剂和添加剂,以保持产品的天然属性。
五、检验方法
标准还提供了相应的检测手段来验证是否符合上述各项指标。例如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硒含量,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有效监控产品是否达标。
综上所述,DB64/T 1221-2016通过对富硒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的规范管理,为提升宁夏地区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不仅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也为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