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甜瓜嫁接育苗的场地要求、砧木与接穗选择、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及出圃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宁夏地区甜瓜嫁接育苗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fting and Seedling Production of Mel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4/T 1242-2016《甜瓜嫁接育苗生产技术规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甜瓜嫁接育苗的各个环节,提高甜瓜种植的质量和产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首先,在“育苗设施与环境控制”部分,标准要求育苗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且远离污染源的地方。设施需具备良好的保温、保湿及通风条件。例如,规定温室或大棚内温度应保持在15℃至30℃之间,湿度控制在70%-80%范围内。这些措施能够为甜瓜幼苗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其次,“砧木与接穗的选择与处理”章节强调了品种搭配的重要性。标准建议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选择抗性强、适应性广的砧木品种,并确保接穗来源可靠。同时指出,在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如温汤浸种法或药剂拌种等方法来预防土传病害。此外还提到砧木与接穗的播种时间间隔一般为7-10天左右,这样可以保证两者生长同步。
再者,“嫁接方法”部分详细描述了几种常用的嫁接方式及其操作要点。包括顶插接、靠接和劈接等多种形式。其中对于顶插接而言,要求将砧木苗从子叶下方沿茎中心垂直切开约0.5厘米深的小口,然后迅速插入已削好斜面的接穗,使两者紧密贴合固定即可。整个过程需要快速准确以避免水分流失影响成活率。
另外,“嫁接后的管理”也是本标准的重点之一。标准指出嫁接完成后需立即浇水并覆盖薄膜保湿,之后每天早晚各喷一次清水保持空气湿润但不过度积水。温度则要维持在白天20℃-25℃夜间15℃-18℃之间。当新叶开始展开时可适当降低湿度并逐渐增加光照强度,促进光合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及时去除多余的侧芽防止养分消耗过多。
最后,“病虫害防治”部分提醒育苗期间要密切观察植株状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提倡采用物理、生物手段优先于化学农药进行防控,比如设置防虫网、释放天敌昆虫以及使用高效低毒的生物制剂等绿色防控技术。
综上所述,《甜瓜嫁接育苗生产技术规程》通过科学合理的指导帮助从业者掌握关键技术环节,从而实现优质高效的甜瓜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