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葵-饲用谷子复种的栽培技术要求,包括选地、整地、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油葵与饲用谷子复种的生产活动。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nflower-Sorghum Fodder Intercropp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5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426-2016《油葵-饲用谷子复种栽培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在该地区进行油葵与饲用谷子复种的栽培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栽培环境条件
标准指出,种植区域应具备良好的灌溉设施和土壤条件。具体要求包括:土壤pH值应在6.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并且要确保排水良好以防止积水导致作物根部腐烂。这些条件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并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直接影响到最终收获情况。根据标准,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精选,去除杂质及破损颗粒,并使用专用药剂拌种来预防地下害虫和病菌侵害。此外还建议采用温汤浸种法进一步提升发芽率和抗逆性。
播种时期与密度
油葵通常于春季播种,而饲用谷子则紧随其后,在油葵收获后立即种植。合理的株行距设置对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至关重要。一般而言,油葵每公顷建议种植约5万株左右;而饲用谷子由于生长周期较短,则需要适当增加密度至每公顷8万株以上。
肥水管理
肥水供应是保证高产稳产的基础。标准强调根据不同生育阶段调整施肥量,前期注重氮肥施用促进幼苗健壮成长;中期结合灌水追加磷钾肥增强抗倒伏能力;后期则需控制水分避免贪青晚熟影响品质。同时注意定期监测土壤养分状况及时补充缺失元素。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控贯穿整个生长期。标准提倡采取综合措施综合治理,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倒茬、物理诱杀以及生物农药的应用等方法。特别提到针对灰霉病、锈病等常见病害以及蚜虫、金龟子等主要害虫,应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并严格执行各项措施。
收获与贮藏
当油葵花盘大部分变黑且籽粒完全成熟时即可开始收获;饲用谷子则需等到植株下部叶片枯黄脱落、上部籽粒含水量降至安全水平后再进行收割。收获后的物料应及时晾晒干燥,并妥善包装存放于通风干燥处以防霉变。
以上就是对DB13/T 2426-2016部分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请务必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上述指导原则,确保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