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盐碱水对虾养殖中水质调控的技术要求、监测方法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利用盐碱水资源进行对虾养殖的水质调控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ater Quality Control in Shrimp Farming with Saline-Alkali Wa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409-2016《盐碱水对虾养殖水质调控技术规范》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盐碱水资源化利用和对虾养殖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从水质调控的角度,为盐碱水对虾养殖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适用对象
标准适用于利用盐碱水资源开展对虾养殖的水质调控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即盐碱水环境下的对虾养殖。通过合理调控水质,可以有效提高对虾成活率及产量,同时实现盐碱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二、水质指标要求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盐碱水对虾养殖过程中需要监测的主要水质指标及其限值。包括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pH值等。例如,溶解氧含量应不低于4mg/L,氨氮浓度不得超过0.5mg/L。这些具体数值的设定基于对虾生长需求以及盐碱水特性的综合考量,确保养殖环境既能满足对虾生存的基本条件,又不会因水质恶化影响其健康生长。
三、水质调控措施
在水质调控方面,标准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如定期检测水质参数,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换水量;合理控制投饵量,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污染;采用生物净化技术,比如设置过滤装置或引入有益微生物群落来改善水质。此外还强调了保持适宜水体温度的重要性,并建议采取遮阳降温等手段维持稳定水温。
四、日常管理要点
日常管理对于保证良好水质至关重要。标准特别指出要建立完善的巡塘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做好池塘清洁工作,防止残饵和粪便堆积造成污染;合理安排轮捕轮放计划,以减轻养殖密度带来的压力。同时提倡节约用水,在满足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资源浪费。
五、应急处理预案
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如极端天气引发的水质突变等情况,标准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当遇到此类问题时,首先应当迅速查明原因,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应对,如紧急增氧、投放化学药剂等,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综上所述,《盐碱水对虾养殖水质调控技术规范》不仅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而且有助于促进盐碱水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遵循该标准实施规范化操作,能够显著提升盐碱水对虾养殖的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