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苹果杂种苗培育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嫁接、苗期管理和出圃标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苹果杂种苗的培育及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ultivation of Apple Hybrid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2399-2016《苹果杂种苗培育技术规程》是一项河北省地方标准,为苹果杂种苗的培育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该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环境条件”部分,标准指出育苗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且土层深厚的地块上,土壤pH值应在5.5至7.5之间。这主要是因为适宜的土壤条件能够保证苹果杂种苗健康生长,避免因土壤过酸或过碱导致营养吸收不良,影响幼苗发育。
其次,“播种与嫁接”章节中明确要求种子处理需经过低温层积处理以打破休眠,并且播种前要进行发芽试验确保种子质量。同时,嫁接时应当选用当年生健壮枝条作为接穗,嫁接后要及时检查成活率并做好补接工作。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嫁接的成功率,保障苗木质量。
再者,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强调了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合理施肥不仅能够促进苗木快速生长,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肥种类和用量;而及时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可以减少损失,保护苗木健康成长。
此外,“出圃”环节规定了苗木起苗时间、包装运输等具体要求。例如,起苗时要注意保护根系完整,尽量减少机械损伤;包装时应采用透气性好的材料,并注明品种名称、数量等信息以便后续使用。这一系列操作旨在保证苗木到达目的地后的存活率和适应能力。
最后,“档案记录”部分特别提到每个生产阶段都应建立详细的记录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育苗计划、播种日期、嫁接情况、田间管理措施及出圃详情等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追溯整个培育过程,同时也为今后的技术改进积累了宝贵的数据资料。
综上所述,《苹果杂种苗培育技术规程》通过从环境选择到最终出圃的一系列规范流程,为苹果杂种苗的优质高效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对于提升苹果产业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