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番木瓜采后保鲜处理的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番木瓜采后保鲜处理及流通环节的质量管理。
Title:Post-harvest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for Papay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864-2016《番木瓜采后保鲜处理技术》是广东省地方标准,规定了番木瓜采后保鲜处理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标准明确了“采后保鲜处理”是指番木瓜采摘后至销售前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包括预冷、清洗、消毒、包装等环节。这些措施旨在延长番木瓜的保鲜期,保持其品质。
2. 采收时间:标准指出番木瓜应在果实充分成熟但未完全软化时采收。具体表现为果实颜色由绿转黄,且果柄处开始出现轻微裂纹。这一阶段的采收既能保证果实的新鲜度,又有利于后续的保鲜处理。
3. 预冷处理:采收后的番木瓜应立即进行预冷处理,将温度降至10℃-15℃之间。预冷可以有效减缓果实的呼吸作用,降低微生物活动,从而延长保鲜期。预冷方法可采用冷水冷却或强制通风冷却。
4. 清洗与消毒:清洗是为了去除果实表面的泥土和杂质,消毒则使用0.05%-0.1%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5-10分钟。这一步骤能够有效杀灭病原菌,防止果实腐烂。需要注意的是,在消毒过程中要确保溶液浓度准确,并控制好浸泡时间。
5. 包装要求:包装材料应选用透气性良好的塑料薄膜或其他适宜材料,以利于气体交换。包装箱内应放置适量吸湿剂,防止水分过多导致果实霉变。同时,包装标识需清晰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6. 储存条件:储存环境温度应维持在10℃-15℃范围内,相对湿度保持在85%-90%之间。定期检查库存情况,及时剔除受损或变质的果实,避免交叉污染。
7. 运输要求: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震、防晒、防雨淋,尽量缩短运输时间。车辆内部温度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配备必要的温控设备。
通过以上各环节的有效实施,可以显著提高番木瓜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水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