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国兰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种苗选择与定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国兰的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uolan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T 1860-2016国兰栽培技术规程》是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旨在规范国兰的栽培技术。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栽培环境条件
1. 温度:国兰适宜生长在15℃至30℃的环境中。冬季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夏季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5℃。这确保了兰花在最适温区内生长,避免因极端温度导致的生长停滞或损伤。
2. 湿度: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80%之间。过高会导致病害发生,过低则影响植株正常生理活动。通过喷雾、加湿器等手段可以有效调节室内湿度。
基质选择与处理
3. 基质要求:选用透气性好、排水性强且富含有机质的材料作为栽培介质,如树皮、椰壳碎片、珍珠岩等混合使用。这些材料能够为根系提供良好的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
4. 消毒处理:所有用于栽培的基质都必须经过高温蒸汽或化学药剂消毒后方可使用,以防止病原菌和害虫侵入。
水肥管理
5. 浇水原则:“见干见湿”,即当表层基质稍干时再进行充分浇水,避免积水造成烂根现象。每次浇水要浇透,使整个盆土湿润均匀。
6. 施肥方法:生长期每月施一次稀薄液肥,休眠期减少至每两个月一次。注意不要直接将肥料撒在叶片上,以免灼伤叶面。
病虫害防治
7. 预防为主:定期检查植株状态,及时清除枯黄老化的叶片,保持良好通风条件。发现病虫害初期症状立即采取措施控制扩散。
8. 物理防治:利用黄板诱捕蚜虫、白粉虱等小型害虫;人工捕捉较大体型的蜗牛、蛞蝓等食叶害虫。
9. 化学防治:必要时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按照说明书剂量喷洒,但要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种类药物以防抗性产生,并且喷药后需间隔一定时间才能采收花朵或果实。
以上是基于《DB44/T 1860-2016国兰栽培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所做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帮助到从事国兰种植的朋友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