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贵州省农村宅基地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评估内容、评估方法、评估流程及报告编制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贵州省行政区域内农村宅基地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工作。
Title:Meteorologic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Rural Homestead Construction in Guizhou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贵州省农村宅基地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规范(DB52/T 1135-2016)是一项专门针对农村地区宅基地建设中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技术标准。该标准从多个方面对评估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分析气象灾害的发生概率、影响范围及危害程度,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因素,对农村宅基地建设可能面临的气象灾害风险进行全面评价的过程。这一定义为后续具体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评估内容方面,标准强调了需涵盖暴雨洪涝、干旱、低温冻害、高温热浪以及风雹等主要气象灾害类型。例如对于暴雨洪涝风险评估,要求考虑地形坡度、土壤透水性、汇水面积等关键因素;而对于干旱风险评估,则需要关注降水量分布、蒸发量变化以及植被覆盖状况等指标。
再者在评估方法上,标准提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定量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数据分析法、统计模型构建法等,而定性方法则包括专家咨询法、类比分析法等。同时鼓励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遥感(RS)技术辅助评估过程,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此外标准还特别指出,在制定宅基地选址方案时,应将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结论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之一。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规划审批过程中严格把关,确保新建宅基地远离高风险区域,并采取必要的防灾减灾措施以降低潜在损失。
最后关于成果表达形式,标准建议编制详细的评估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评估目的、范围、方法、主要发现、风险等级划分以及应对建议等方面。并且强调评估报告必须经过专业机构审核确认后才能正式发布使用。
综上所述,《贵州省农村宅基地建设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规范》(DB52/T 1135-2016)从术语定义到实际操作都给出了清晰指导,旨在有效提升农村地区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