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套灌区向日葵微咸水灌溉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种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微咸水灌溉方法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套灌区向日葵的微咸水灌溉栽培及类似地区的参考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nflower Cultivation with Slightly Saline Water Irrigation in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河套灌区向日葵微咸水灌溉栽培技术规程》(DB15/T 1096-2017)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向日葵种植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结合河套灌区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实际,对向日葵的微咸水灌溉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微咸水水质要求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微咸水用于灌溉时的水质指标,包括pH值、电导率等参数。例如,pH值应在6.5至8.5之间,电导率不得超过3 dS/m。这些指标确保了灌溉用水不会对土壤结构和作物生长造成不良影响。过高或过低的pH值可能会影响养分的有效性,而电导率过高则可能导致土壤盐渍化问题。
种植密度与施肥
标准建议每亩适宜的种植密度为2000-2500株,具体应根据品种特性及土壤肥力调整。在施肥方面,强调氮磷钾合理配比,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60%-70%,追肥分两次进行,分别在苗期和开花初期施用。这种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浪费。
灌溉制度
对于微咸水灌溉,标准提出了分阶段灌溉的原则。在幼苗期,需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进入开花期后,应适当增加灌溉量以满足向日葵快速生长的需求;成熟期则应逐渐减少灌溉频率,防止倒伏。同时,在灌溉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积水,以免引发根系缺氧等问题。
病虫害防治
针对向日葵常见的病虫害如菌核病、锈病以及蚜虫等,标准给出了预防措施。提倡采用农业综合防治方法,比如轮作倒茬、清除田间杂草等物理手段,并结合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收获时间与方式
标准指出当向日葵花盘背面变黄、籽粒变硬时即可开始收获。收获前一周停止灌溉,便于籽粒干燥脱壳。机械化收割时应注意调整割台高度,避免损伤茎秆影响后续加工质量。
以上内容只是对标准部分内容做了简要说明,实际操作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希望广大农户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从而实现向日葵优质高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