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烟花爆竹产品的安全级别、产品类别和标识标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烟花爆竹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及燃放等相关活动的安全管理。
Title:Fireworks and Pyrotechnics - Safety Levels, Categories, and Labeling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7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 358-2016 是北京市地方标准,对烟花爆竹的安全级别、类别以及标识标注作出了明确规定。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度解读:
安全级别划分
1. A级:这类产品具有极高的危险性,通常需要专业人员在指定的开放场地进行燃放。例如,大型焰火表演中使用的烟花属于此级别。对于此类产品,其包装上必须标明“专业燃放”字样,并附有详细的燃放说明。
2. B级:适合于较大的户外活动使用,但同样要求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士操作。标识上应注明“需专业燃放”,并且提供相应的安全指南。
3. C级:适用于普通消费者在开阔地带自行燃放。这类产品的包装需明确标示“个人燃放”,并包含基本的安全注意事项。
4. D级:最小量级的烟花,如手持或近距离观赏类,几乎无危险性,可由成年人直接手持燃放。标识只需简单说明即可。
类别定义
标准中还根据产品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将烟花爆竹分为多个具体类别,比如旋转类、升空类等。每个类别都有特定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来确保安全性。
标识标注要求
所有烟花爆竹都必须在其外包装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以下信息:
- 生产企业名称及地址
- 产品名称与规格型号
- 净重及毛重
-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 使用说明(包括适用人群、环境条件等)
- 警告语句如“远离儿童”、“禁止倒置”等
此外,不同级别的产品还需特别强调其适用范围及限制条件,以保障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可以有效减少因不当使用而导致的安全事故,同时提高公众对于正确处理和使用烟花爆竹的认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