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套灌区设施瓜菜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灌溉系统要求、施肥技术、管理措施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河套灌区设施瓜菜生产中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种植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rip Irrigation and Fertilization Integration in Greenhouse Melon and Vegetable Production in Hetao Irrigation District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河套灌区设施瓜菜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B15/T 1071-2016)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对促进该地区设施农业高效节水、精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以下选取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灌溉制度的确定
规程要求根据作物种类、生育期及气候条件制定灌溉制度。例如,对于番茄,定植初期每次灌水量为30-40m³/hm²,间隔时间为7-10天;开花坐果期每次灌水量增至50-60m³/hm²,间隔时间缩短至5-7天。这一规定旨在满足不同生长阶段作物需水量变化的需求,避免水分过多或不足影响产量和品质。
二、施肥方案设计
规程指出肥料溶液浓度应控制在0.2%-0.5%之间。以氮肥为例,在基肥施用前先用清水冲洗管道,然后按照每公顷施氮量90-120kg的标准分次注入。磷钾肥则应在果实膨大期前后补充,分别施用量为60-90kg/hm²。这种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浪费。
三、系统运行管理
规程强调定期检查过滤器、施肥装置等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转。同时要求操作人员掌握基本的维护保养知识,如发现堵塞现象应及时清洗或更换滤芯。此外还规定了系统的冲洗频率:一般情况下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冲洗,而在极端天气过后需立即执行。
四、田间监测与记录
规程明确要求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土壤含水量测定值、灌溉施肥记录表以及气象观测数据等。通过长期积累这些信息可以为后续优化灌溉施肥策略提供依据。另外还建议采用便携式仪器随时监测田间实际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运行参数。
五、节水减排措施
规程提倡采用多种方式降低耗水量,比如推广使用滴灌带覆盖栽培模式,既能保持土壤湿润又能抑制杂草生长;还可以结合生物降解膜技术减少蒸发损失。同时鼓励利用雨水集蓄系统回收利用雨水资源,进一步减轻供水压力。
综上所述,DB15/T 1071-2016不仅涵盖了从规划设计到实际应用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充分考虑到了当地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为推动河套灌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