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刺鳅养殖的环境条件、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及收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大刺鳅的人工养殖生产。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angasius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 1579-2016 大刺鳅养殖技术规范》是指导大刺鳅养殖的重要依据。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解读。
在苗种选择方面,标准要求亲鱼应来源于无污染水域,且体长需达到20厘米以上,体重在50克以上。这确保了亲鱼具有良好的生长发育基础和繁殖能力。
对于池塘条件,标准规定池塘面积应在1000平方米以上,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同时,池塘底部应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这样的环境有利于大刺鳅的栖息和活动。
在放养密度上,每亩水面放养规格为5厘米左右的大刺鳅苗种8000尾至10000尾。这样的密度既能保证充足的饵料供应,又能避免因密度过高导致的水质恶化。
关于饲料投喂,标准建议以人工配合饲料为主,蛋白质含量不低于40%。每天投喂两次,分别在上午8时和下午4时,投喂量控制在鱼体重的5%-8%之间。这样可以满足大刺鳅快速生长的需求,同时减少饲料浪费。
在日常管理中,标准强调要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溶解氧在4毫克/升以上,pH值在7.0-8.5之间。此外,每月要进行一次彻底清塘,清除过多的淤泥和杂物,防止病害发生。
这些条文从苗种、环境、投喂到管理等多个方面对大刺鳅养殖进行了科学规范,有助于提高养殖成活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