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柑橘半穿刺线虫的检疫抽样、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柑橘半穿刺线虫的检疫与检测。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Citrus Paratrichodorus mino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1559-2016《柑橘半穿刺线虫检疫鉴定方法》是一项福建省地方标准,用于指导柑橘半穿刺线虫的检测与鉴定。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从柑橘种植地、苗木繁育场以及进出口环节采集的样品中柑橘半穿刺线虫的分离、鉴定和检测。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和对象。
2. 术语和定义:标准对“柑橘半穿刺线虫”进行了定义,指出这是一种危害柑橘根系的重要病原线虫。理解这一定义对于正确识别和处理问题至关重要。
3. 样品采集:要求在不同季节选择代表性强的样本,包括土壤样本和植物根部样本。具体规定了采样点的选择原则及数量要求,以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4. 样品处理:详细描述了如何将采集到的样品进行预处理,包括清洗、分离等步骤,以便于后续的显微镜观察。强调了操作过程中需要保持无菌环境的重要性。
5. 显微镜检查:规定了使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具体参数设置(如放大倍数),并介绍了如何根据形态特征来识别柑橘半穿刺线虫。同时,还提到了利用染色技术增强对比度的方法。
6. 分子生物学检测:除了传统的形态学鉴定外,标准也推荐采用PCR扩增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来进行辅助鉴定。这部分内容突出了新技术在农业害虫防控中的应用价值。
7. 结果报告:明确了当检测到柑橘半穿刺线虫时应如何记录相关信息,并给出了相应的表格模板作为参考。此外,还强调了保密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性。
8. 安全措施:最后部分提醒所有参与人员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在实验室内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通过以上各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柑橘半穿刺线虫检疫鉴定方法》不仅提供了科学严谨的操作流程,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需求。这对于有效控制柑橘半穿刺线虫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