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绿色食品蓝莓生产的产地环境、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绿色食品蓝莓的生产。
Title:Green Food - Blueberry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绿色食品蓝莓生产技术规程》(DB42/T 1212-2016)是湖北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绿色食品蓝莓的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生产基地选择与管理
标准指出,蓝莓生产基地应选择在远离污染源、生态环境优良的地方。具体要求包括:土壤pH值应在4.3至5.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并且灌溉用水需符合GB 5084的规定。这些条件对于保证蓝莓果实品质至关重要,因为适宜的土壤酸碱度和丰富的有机质能够促进蓝莓植株健康生长。
栽培技术要点
1. 种苗选择:推荐使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或两年生苗木作为种苗。
2. 定植密度:一般采用宽行密植的方式,行距为1.5米至2米,株距为0.8米至1米。
3. 肥水管理:提倡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或专用有机肥,避免过量使用化肥。灌水时要根据天气情况合理安排,防止积水导致根系缺氧。
病虫害防治
强调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允许使用的农药必须符合NY/T 393的要求,并且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此外,还鼓励采用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人工捕捉害虫等非化学手段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收获与采后处理
规定了收获的最佳时期为果实完全着色但尚未软化时采摘。采收过程中要轻拿轻放,减少机械损伤。采后的蓝莓应及时预冷并冷藏运输,保持低温状态直至到达市场或加工厂,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保鲜时间并维持良好的口感。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绿色食品蓝莓生产技术规程》从产地环境到栽培管理再到最终产品的收获与储运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定,旨在提高蓝莓的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遵循这一标准不仅有助于提升产品品质,还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