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桃树流胶病的分级标准和综合防控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范围内桃树流胶病的诊断、分级及防治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ading and Integrated Control of Peach Gummo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1183-2016《桃流胶病分级和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湖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桃树流胶病的诊断、分级及防控工作。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流胶病分级标准
1. 轻度:病斑局限于枝干表面,无明显凹陷,胶状物较少且呈透明状。此时叶片仍保持正常绿色,不影响光合作用。
2. 中度:病斑开始向深层扩展,出现轻微凹陷现象,胶状物流出量增加并逐渐变黄。部分叶片可能出现黄化或早衰迹象。
3. 重度:病斑深入木质部,形成明显凹陷甚至空洞,大量胶状物质溢出且颜色深黄至棕褐色。整株树体生长受阻,新梢枯死率较高,严重时导致整株死亡。
防控措施
# 农业防治
- 合理修剪:冬季剪除病虫枝、枯死枝,减少越冬病原基数。夏季及时疏除过密枝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 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适量补充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长。基肥应在秋季施入,追肥应根据树势和物候期分次进行。
- 灌溉管理:干旱季节适时灌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涝。提倡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避免大水漫灌。
# 化学防治
- 萌芽前喷药:在桃树萌芽前全园喷洒石硫合剂或其他高效低毒杀菌剂,浓度一般为波美度3-5度,以消灭越冬病菌。
- 生长期用药:发病初期可选用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内吸性杀菌剂进行叶面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同时配合使用保护性杀菌剂如代森锰锌等,增强防护效果。
# 生物防治
- 利用拮抗微生物如木霉菌、芽孢杆菌等对病原菌产生抑制作用,通过喷施或混入基质的方式应用于果园环境,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
# 综合管理
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定期巡查果园,一旦发现疑似症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加强果农培训,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提高整体防控水平。